12歲少年發現鳳頭鹀現身廈門 為該市首次記錄

2020年03月31日09:08  來源:海峽導報
 
原標題:12歲少年意外發現鳳頭鹀現身廈門

頭頂羽冠細長發達,尾巴近似方形,喙為圓錐形,羽毛呈現栗紅色,猛一看,以為是麻雀,卻比麻雀更艷麗。昨天,12歲的觀鳥愛好者嘟嘟在灌口鎮田頭村意外發現這種小型鳥——鳳頭鹀。廈門市觀鳥協會理事陳浩當即前往現場,用鏡頭拍下畫面。據介紹,這是廈門地區首次記錄到鳳頭鹀的影像。

廈門首次記錄 鳳頭鹀的影像

昨天,陳浩在灌口鎮驚喜地拍到硫磺鹀與鳳頭鹀兩種鳥類。“這兩種鹀都是廈門較為少見的,尤其是鳳頭鹀,從來沒有過准確的影像記錄。”陳浩說,此次他一共見到12隻鳳頭鹀。

據介紹,鳳頭鹀為開闊和干燥地區的鳥類,生性大膽,不怕人,棲息於山麓的耕地和岩石斜坡上,也常見於市區和鄉村。一年中,它們大部分時間在丘陵和低山區活動,冬季下到平原,夏季到較高的山區繁殖。休息時,鳳頭鹀會在電線或樹上停歇,春夏期間常發出清脆的叫聲。

陳浩告訴導報記者,近期除了鳳頭鹀,還有家燕、金腰燕、黑眉擬啄木鳥等夏候鳥,黑臉琵鷺、黑腹濱鷸、白腰杓鷸等春遷過境水鳥陸續在鷺島現身。接下來,熟悉的“老朋友”栗喉蜂虎也即將來到廈門。

4月遷徙季 廈門為重要補給站

每年臨近4月是冬候鳥的遷徙季。中國濕地水鳥的遷徙路線主要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3條,其中東部遷徙路線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廈門,是這條遷徙路線上重要的一環。

據了解,這一路線涉及的候鳥有500多種,數量達數千萬隻,其中遷徙水鳥近300種,主要包括大部分雁鴨類及鸻鷸類水鳥﹔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有東方白鸛、白鶴、中華秋沙鴨等1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有衰羽鶴、大天鵝、黑臉琵鷺等35種。

這一路線上的上百種鳥類會途經廈門,廈門的灘涂、田地成為它們重要的補給站。留鳥喜愛這裡的氣候與環境,候鳥則在停歇后沿中國東南部海岸線,繼續向北遷徙。

相關新聞

愛鳥周正式啟動今年“雲觀鳥”

每年的3月25日至31日是福建省愛鳥周,今年是第三十八個“愛鳥周”。

昨天,廈門市觀鳥協會正式啟動2020年廈門市愛鳥周活動。受疫情影響,市觀鳥協會創新活動方式,誠邀廣大市民朋友共同參與“雲觀鳥”。3月30日起,廈門市觀鳥協會公眾號“廈門觀鳥會”將分五期推出廈門常見的50種鳥,關注公眾號即可為你熟悉的鳥類投票。活動將根據投票結果推選出“廈門市民最熟悉的10種鳥類”。

協會還將從每日參與投票的市民中,隨機抽取10名“幸運參與者”,贈送鳥類主題禮品。(記者 曾宇姍)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