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一張鐵路郵票 這座橋在重慶哪裡

2020年03月19日09:01  來源:重慶晚報網
 
原標題:新中國第一張鐵路郵票

以煤窯橋為原型的郵票

近日,大渡口區公布第二批12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一座始建於1938年、名為煤窯橋的鐵路石拱橋入選,重回大眾視野。

這是一座東西走向的實腹式石拱橋,由就地取材的條石砌筑。除了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這座橋登上了新中國第一張鐵路建設郵票。

就地取材依山而建

煤窯橋位於大渡口區長江北岸貓兒峽臨江山間,附近是成渝鐵路石場車站。

當年,石場車站是成渝鐵路上的一個4等小站。因貓兒峽山體距離長江邊過近,為擴寬鐵路,方便鋪設軌道,安放鋼軌,煤窯橋應運而生。

1950年動工、耗時兩年的成渝鐵路,於1952年7月1日全線通車。505公裡的鐵路線上建有大大小小的鐵路橋梁400余座。長約2000米、寬約5.5米煤窯橋規模雖不算大,卻也有其特色。

大渡口區文管所所長李國洪告訴記者,這座橋始建於1938年,1941年停工,1950年續建,因附近曾有白塔煤場而得名。橋有12個孔13個橋墩,5米一跨,高15至25米。依山而建,遠望氣勢巍峨。

記者注意到,橋墩台為石砌,橋面、橋墩均為條石砌筑。

據介紹,這種就地取材的建造方法,讓這座實腹式橋不僅經久耐用,而且節省許多水泥。

記載成渝鐵路成就

這座橋是如何登上新中國第一枚鐵路建設郵票的?

1952年國慶之際,國家郵電部郵政總局發行了一套4枚的《偉大的祖國——建設(第二組)》特種郵票。以建設為主題,票面圖案取材於淮河水閘、成渝鐵路、石油工業、國營農場4種圖案,分別展示新中國在水利、交通、工業、農業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成渝鐵路是新中國建成的第一條鐵路,由我國自行設計施工,完全採用國產材料修建,是中國鐵路史上的一個創舉,掀開我國鐵路建設史上的新篇章。著名郵票設計家孫傳哲以煤窯橋為原型,創作了我國第一枚鐵路建設郵票的原畫稿,再由著名雕刻師孔紹惠精心雕刻而成。

冒著白煙的蒸汽火車在煤窯橋上疾馳——煤窯橋郵票為紅色雕刻版,長45毫米,寬19.5毫米。當年發行后,立即獲得集郵者喜愛。

立碑保護開發旅游

李國洪介紹,煤窯橋能入選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一是歷史價值——它和成渝鐵路修建以及鐵路的重要時間節點挂鉤,即1987年成渝線電氣化后,煤窯橋不再鋪軌,自此成為老成渝鐵路線上的一個象征性景觀﹔二是藝術價值,它的建造屬於鐵路和拱橋的融合建筑類型﹔三是建筑價值,對研究大渡口區橋梁發展史和橋梁建造工藝具有重要意見。

記者在現場看到,煤窯橋雖然橋墩野草叢生,但橋體保存完整,不時還有附近村民從橋上走過。

據了解,煤窯橋因地處高山陡坡,彎道多,不利火車安全高速行駛,所以33年前便光榮“退休”——1987年,成渝鐵路實現電氣化改造,運輸能力增加一倍﹔當地打通湯家坨隧道,火車改道行駛﹔火車從煤窯橋呼嘯而過的場景,從此成為追憶。

關於該橋的保護,李國洪談到,已經為煤窯橋建立並完善了相關文物檔案,即將在大橋附近設置文物保護標志碑並劃定文物保護范圍。

“我們會敲定落實專門的保護人員,對大橋進行看護。”李國洪說,針對文化旅游的功能性服務,未來會根據當地區域規劃,繼續挖掘橋梁背后的更多價值。( 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記者 周蕎 大渡口區文管所供圖)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