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的體溫達不到37.3℃?

2020年03月18日07:38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為何我的體溫達不到37.3℃

最近,你每天進出小區,是不是都要測量體溫﹔進入公司或廠區大門,是不是也要“中上一槍”?每次測體溫,大多數人結果都是36℃多,而一旦超過37.3℃,你往往會被拒之門外。這就奇怪了,一直都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現實中大部分人的體溫達不到37℃呢?

雖說天天量體溫,但我們真的了解“體溫”嗎?人類的正常體溫到底該是多少?體溫高低,和人體免疫力有啥關系?病毒能被高體溫“熱死”嗎?為啥有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沒有出現體溫升高?……近日,記者就此請教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馮萍。

體溫到底多少才算正常?

●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范圍區間,通常在36.3℃到37.3℃之間

●打完游戲一測發燒了?先別急,身體新陳代謝加快,體溫有一定上升是正常的

●為啥有些瘦子不怕冷,胖子反而很怕冷?因為前者新陳代謝更快,吃的東西更多變成了能量,體溫也就會更高一些

看體溫計,37℃的刻度往往被標注為紅色,或者在刻度那裡有一個特殊標記。這是在說超過它就發燒了嗎?“當然不是。”馮萍說,人體的正常體溫有一個范圍區間,通常在36.3℃到37.3℃之間。這個區間,是人類在適應環境的漫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但她也特別提到,即使超過這個區間,也不一定就表示有問題,因為人體體溫事實上還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響。

一個常見例子是年輕人打游戲。一番激烈“槍戰”下來滿臉通紅、身體發燙,一量體溫嚇一跳——37.6℃,難道發燒了?

馮萍說,這時大可不必緊張。因為打游戲是高強度的腦力勞動,中樞神經長期處於興奮狀態,身體新陳代謝加快,所以體溫上升是正常的。如果發現體溫異常,可以先休息,等平靜下來了再量一次。

其他導致體溫變化的情況還包括:早上體溫低、晚上體溫高,因為早上人體新陳代謝往往較慢﹔吃飯和劇烈運動會導致體溫升高﹔女生在排卵期和妊娠期體溫也會升高等。

甚至胖和瘦,也會影響體溫。馮萍提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為啥有些瘦子不怕冷,胖子反而很怕冷?“因為瘦子往往新陳代謝更快,吃的東西更多變成了能量,所以體溫會更高一些﹔而胖子呢,能量都儲存起來了,體溫相對低一些,也就更怕冷了。”

現實中有個說法:人體體溫會隨著環境溫度增減而變化。“人是恆溫動物,不管夏天還是冬天,體溫應該都是一致的。”

為什麼生病了體溫會升高?

●體溫的確和免疫力有關,但它升高只是人體白細胞出動的副產物罷了

●高體溫不僅不是“幫手”,還有可能成為“殺手”

生活中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體溫和免疫力直接相關。因為病毒很難在37℃以上環境中存活,所以提高體溫可以殺滅病毒。

馮萍認為,這個說法隻對了一半——體溫的確和免疫力有關,但打敗病毒的並不是它。

為什麼生病了體溫會升高?馮萍介紹,這是因為病原體進入后,刺激體內白細胞產生很多炎症介質,它們就像人體派出的“衛兵”,奔赴“戰場”去和病原體厮殺。而這些介質是致熱源,會刺激人體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從而讓體溫升高。直到病原體死光了,炎症介質不再產生,體溫才逐漸下降。

換句話說,真正打敗病毒的是炎症介質。而體溫升高,只是白細胞出動的副產物罷了。

高體溫不僅不是“幫手”,還有可能成為“殺手”。馮萍說,過強的炎症反應會讓體溫升得過高,這會導致人體細胞和組織的壞死,嚴重的甚至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四川人說發燒把腦殼‘燒瓜了’,就是因為腦細胞對高熱很敏感,容易出現受損或壞死。”

不過,體溫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體免疫力的強弱。“80歲老人很少發燒,就是因為隻有免疫力強的人才更容易出現體溫增高的現象。”

為啥一些新冠肺炎病例沒發燒?

●可能是輕症的原因,也可能是新冠病毒自身特點

●新冠病毒很多特征人們還沒有研究清楚

體溫升高是人體“衛兵”對抗病毒的結果,但為啥一些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卻又沒出現發熱症狀?

馮萍說了兩種可能:一是輕症患者可能是局部炎症,不足以導致體溫出現明顯上升﹔另外也可能是新冠病毒自身的特點,“可能某些情況下,人體面對它時有可能就不產生刺激中樞的炎症介質,體溫也就上不來。但這是一種猜測,新冠病毒很多特征人們還沒有研究清楚。”

即便如此,測體溫還是已知偵測新冠病毒的最方便途徑之一。不管進出小區還是辦公樓,工作人員還是會用測溫槍在額頭或手腕一掃,快速判斷你是否感染。

但記者有時會遇到一個奇怪情況:同一時間測額頭和手腕,一個35℃一個36℃,這是怎麼回事?哪個部位的體溫更反映真實情況?

馮萍解釋說,室外溫度低導致人體散熱快。如果冬天在寒風中測體溫,34℃都有可能。要想冬春之際讓體溫測得更准,她建議最好是測量有衣物遮掩的、沒有暴露於外部環境中的人體部位,比如手腕或腋下。

(四川日報記者 熊筱偉)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