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基戰略核力量實用化之路還很長

2020年02月12日08:49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印海基戰略核力量實用化之路還很長

  印度亞洲國際新聞通訊社(ANI)近日報道,印方成功試射了能攜帶核彈頭的K-4潛射彈道導彈。這是印度近期第2次試射這種導彈,兩次試射僅相隔5天。

  K-4是印度第二代潛射彈道導彈,被印軍方看作是未來水下核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而其第一代是K-15。據稱,K-15已裝備到了“殲敵者”號核潛艇上。這艘於2009年下水的核潛艇,2019年11月才成功完成首次戰備部署。

  需特別指出的是,K-4這幾次試射,都還是在水下平台或浮筒上完成,並非在潛艇上。在實戰型核潛艇上成功試射,才是邁向實戰更為重要的一步。“連續兩次成功試射,預示著K-4技術成熟度和穩定性進一步提高,為印度未來艇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然,艇射還需時間。”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戰略研究智庫王群教授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K-15實際上隻解決了印度潛射彈道導彈有無的問題,其有關技術並不合時宜,性能也不高,應屬於過渡型導彈。”王群表示,拿射程說,印官方公布為750千米,但有分析認為實用射程應不到500千米。其實,就算是達到了750千米,也稱不上是一款具備實戰意義的潛射彈道導彈,作用十分有限,它充其量是“城際導彈”,隻有從距對手最近的海域發射才能見效。

  在這種形勢下,射程更遠的K-4就應運而生。K-4推測是基於“烈火”-3陸基中程彈道導彈研制的。公開資料顯示,K-4全重約17噸,長度12米,直徑1.3米,最大射程3500千米,可攜帶核彈頭。

  “這個射程比K-15實戰意義要大得多,但其有些參數令人懷疑。印度聲稱K-4能帶2000千克重的核彈頭,但外界依據它核彈頭的技術實力和彈體參數推測,大概很難超過1000千克。印度可能夸大了一些,因此其威力不會有那麼大。”王群說。

  記者了解到,K-4於十幾年前就已開始研制。2008年它進行了第一次水下平台的模擬彈射試驗,即如何從水下將導彈彈射出水面,然后再點火飛向目標。2014年3月,印度完成首次K-4的水下平台試射,飛行距離超過了2000千米。兩年后的2016年3月,印度又連續進行了兩次成功的試射。2017年12月,印度再次試射K-4,結果以失敗告終。一直到今年,印度才再次進行了試射。

  王群指出,按照通常的研發規律,導彈試射都要有充足的間隔時間,以便進行評估、總結、修正或改進。但僅相隔5天,印度就再次試射了K-4,這耐人尋味。

  那麼,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印度在如此短時間內連續試射K-4,很可能想表明它‘已具備更好的二次核打擊手段’。”王群認為。

  值得指出的是,這幾次水下試射並非在潛艇上完成,而是基於水下平台。“潛射彈道導彈還應有重要的一步,就是把試射從水下平台轉移到潛艇上,尤其是在實戰性更強的核潛艇上。目前,尚未見到印度潛艇試射的報道,包括其所謂已服役的K-15。”王群表示,印度也沒有專門的試驗型潛艇,哪怕是常規潛艇。適合的平台僅有它已宣布服役的“殲敵者”號,但它是否滿足服役條件外界多有質疑。

  所以總的來說,要看“槍”和“彈”是否匹配。一方面,如果“殲敵者”號沒有對K-15完成試射就服役,那應稱得上是史上難得的一次“跨越”。這可能是印度急於向外界表明它已具備海基戰略核能力,或者是印度對此“跨越”有著絕對的技術自信。另一方面,K-4還應是試驗型而不是實用型導彈,可能不會直接上艇,因為它長12米,而“殲敵者”號“腰圍”沒有這麼粗。“要麼改進核潛艇,如增加龜背﹔要麼改進導彈,如縮短長度。改進艇的難度要更大,涉及到外形、發射井和動力等一系列問題,但改進彈的難度稍小,比如推出K-4的實用型。不過,實用型能否擁有K-4那樣的3500千米射程和2000千克載荷能力還很難說。”王群說。

  據此,王群判斷,印度很可能要改進導彈來適應潛艇規格,即發展K-4的實用型——印度媒體此前透露的K-4S或許就是答案。同時,印度要向外界充分展示K-4實用型的實戰性和威懾力,還應上艇進行一定次數的試射再列裝。這還不算完,要使核潛艇能戰略巡航和戰備值班,這涉及到很多問題,如指揮控制通信等等。這樣看來,印度要實現其信誓旦旦的“已擁有海基戰略核力量”,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科技日報記者 張 強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