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間,高校心理咨詢熱線如何守護學生?

2020年02月05日09:13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新冠疫情期間,高校心理咨詢熱線如何守護學生?

  近段時間以來,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令國人憂心。面對疫情,教育行業迅速作出積極應對,大中小學及幼兒園開學時間延期,校園管理加強……此外,北大、北師大、華中科大、華東政法大學等百余所高校開通了心理支持熱線及網絡輔導服務,對因疫情產生恐慌、焦慮等情緒的學生及民眾進行心理疏導。

  面對新冠疫情,學生的焦慮主要來源於哪裡?高校在防疫期間開通心理服務,效果如何?為此,新京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中心副教授宋振韶和華中科技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專職心理咨詢師雷光輝。

  焦慮源於學生對疫情的不確定感

  與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心理咨詢”不同,許多來找雷光輝咨詢的學生,其提出的問題往往是明確而具體的。雷光輝說,“他們不會直接說心裡很難受,而是由什麼時候開學、口罩如何購買、如何說服家人戴口罩等具體的問題開始。”

  “這些問題在網上其實都有明確的答案,但僅僅給他們一個答案是不夠的。”雷光輝介紹,學生提出這些問題的背后,暴露了他們對於疫情何時結束、生活何時恢復正常的不確定感。

  同時,疫情期間,相對密閉的隔離環境也會加重學生的不確定感。“原來學生可以到處活動,而在疫情期間,他們可能會被局限在密閉的屋子裡,無處活動,無處釋放壓力,從而導致焦慮感加重,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瞎想’。”

  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劉勇(化名)就是咨詢過雷光輝的學生之一。劉勇由於科研未能及時回家,科研任務結束時,武漢愈加嚴重的疫情讓劉勇擔心,最終因怕傷及家人而選擇留校。劉勇給雷光輝打電話時,咨詢的問題是“我的口罩不夠用了,我在哪裡能買到口罩”。幫助劉勇解決了買口罩的問題后,雷光輝發現劉勇需要的不僅僅是口罩,而是長期一人在宿舍這種相對封閉環境中產生了孤獨感。與此同時,對家人的關心、外界對武漢疫情的關注,都給他帶來了不安全感。

  於是,在咨詢過程中,雷光輝和劉勇說起了自己每天的生活、工作安排等,並給劉勇合理安排留校生活提出了建議。雷光輝介紹,目前劉勇每天的生活很平穩,能夠靜下心來在宿舍看書,定時測量自己的體溫,並和家人保持電話聯系。

  雷光輝說,也有一部分學生因擔心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狀況而焦慮。比如,山東女孩小芳曾因一場普通感冒連續失眠多天。小芳一直在擔心:我感染新冠病毒了怎麼辦?如果我感染了,我的家人怎麼辦?我如何面對我的親人和朋友?政府會如何處置我和我的家人?

  雷光輝及他的團隊要做的工作,就是幫助來咨詢的學生重新建立“確定感”。“首先我們要主動學習關於新冠肺炎的知識,比如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傳播規律等,及時幫助學生們澄清謠言,在他們對身體狀況感到擔心時,為他們釋放安全的信號。”在接到小芳打來的咨詢電話時,雷光輝首先詢問了小芳的身體狀況,比如是否有發燒、咳嗽、胸悶的症狀,隨后鼓勵小芳參加微信線上門診,問小芳家裡有沒有治感冒的藥物等。

  了解到小芳所在的社區有社區醫院后,雷光輝繼續鼓勵小芳在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的基礎上,去社區醫院求診。線上問診和線下檢查后,小芳確定自己得的僅僅是普通流感,整個人的狀態好了很多,並主動給雷光輝打來電話報平安。雷光輝說,小芳兩次電話之間,明顯感受到她情緒上的好轉。

  心理咨詢師有時更多扮演傾聽者角色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絕大多數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將咨詢時長設定在30分鐘內。如何在30分鐘內了解咨詢者的心理狀況並“對症下藥”?30分鐘的心理疏導,能為咨詢者帶來何種程度的緩解?

  “我們首先會幫助咨詢者認識到困擾的根源。通常情況下,困擾他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面對這件事的看法,也就是心態。”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中心副教授宋振韶說,面對疫情帶來的變化,首先要幫助求助者覺察當下,讓他們慢下來,了解周圍發生了什麼?自己有什麼變化?這些變化對自己產生了哪些影響,影響有多大?這些有助於緩解焦慮,以更好的狀態去面對自己的想法和觀念,解決心理上的困擾。

  宋振韶指出,面對疫情,人們產生焦慮、恐慌、擔心、害怕等情緒是正常反應。當前,新冠疫情是當下中國最關注的問題,人們對疫情了解的片面性,生活方式的改變,都容易給人們的情緒造成困擾。宋振韶提出“允許”二字,建議咨詢者從心底釋放出“允許”的信號,告訴自己在疫情中發生的情緒變化是正常的,不要排斥和拒絕它們,是克服恐慌的開始。

  另外一方面,宋振韶強調了心理咨詢師的“陪伴”作用。“有些問診者,他們也清楚心理咨詢解決不了多少實際問題,但他們就是想表達出來,此時咨詢師扮演的是一個傾聽者的角色,這就需要接線員的共情能力。”宋振韶介紹,心理咨詢熱線不能給咨詢者帶來現實生活的改變,但他們在短短30分鐘內,往往能感知到對方在通話開始和通話結束時的情緒變化。“有的人打電話的時候是哭著的,語速也很快,在結束通話時,絕大多數咨詢者的語速會放緩,能夠說出完整的句子,而且說話的邏輯感也會有所加強。”

  宋振韶坦言,30分鐘的心理支持作用確實是有限的,無法完全解決咨詢者的心理問題。“有些人可能原本就存在心理問題,比如抑郁、強迫或者雙相情感障礙等。我們會在穩定他們情緒的同時,提供當地一些求醫的渠道。對於患者原本就有的心理疾病,30分鐘的通話作用有限。”

  居家隔離可做些一直想做但沒空做的事

  宋振韶和雷光輝均談到,在疫情期間,學生長期在密閉空間中隔離,缺乏和外界的交流,產生焦慮、恐慌等情緒是正常現象。而延遲開學等問題,也會打亂學生原本的習慣和計劃,特別是對准備就業和畢業論文的學生來說,會產生一定的沖擊。

  宋振韶說,學生需要接受這種現實,並保持基於現實狀況的樂觀態度,不指責不抱怨,配合社會共克時艱。“大家可以用重新建構的視角看待這個時期,比如在家隔離時,可以看作是一次和家人溝通感情、找到合適的相處途徑的機會。另外,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看一些一直想看但沒時間看的書籍、電影,做家務、運動、做手工,和久未聯系的朋友在網上聊聊天等。”

  此外,雷光輝建議,在非常時期選擇“相信”的心態對學生們更有利,相信科學、相信醫生、相信國家。情緒方面,可以通過宣泄、轉移注意力、放鬆冥想等方式進行調整。

  “在居家隔離期間,可以刻意地做好生活安排。”雷光輝說,規律的生活一方面有利於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可以帶給人一種掌控感。不熬夜,在家中安排方便的運動等都是必要的。

  雷光輝還鼓勵學生列出一些讓自己開心且有意義的事情去做。例如,允許自己哭一哭,在朋友圈分享自己最近閱讀的書籍、觀看的影視劇作品,晒晒自己在家進行的運動,玩一些不費腦的小游戲,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體,泡泡熱水澡或沖澡,與人聊天等。

  “主動屏蔽網上的負面信息也是調整心態的重要一環。”雷光輝表示,此次疫情出現后,微博、微信群、朋友圈涌現的海量信息,普通大眾如果接觸過多,也可能引發替代性創傷或焦慮傳導。他提醒學生要有意識地屏蔽部分信息,每天定時關注官方信息即可。

  新京報記者 戚望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