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降幅93% 更多低價好藥復活了

2020年01月23日09:14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最高降幅93% 更多低價好藥復活了

1月21日,上海陽光採購網公布了第二批全國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本次集採的33個品種中32個採購成功,共100個產品中選。與聯盟地區2018年最低採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3%,最高降幅達到93%。

據試點辦、聯採辦負責人介紹,全國患者將於今年4月使用上中選藥品。羊城晚報記者注意到,此次集採的中選結果中,出現了不少單價低於1元的“低價藥”。隨著集採的持續推進,更多低價藥有望回歸市場,造福患者。

採購金額近90億元

帶量採購是由國家醫保局主導的一次對於藥品的“團購”,讓藥品生產企業根據採購量自主報價申報,實現量價挂鉤,擠掉虛高空間。

本輪藥品帶量採購於2019年12月29日啟動,共涉及33個品種,採購總額超過87億元。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用藥,以及價格比較昂貴的抗腫瘤和罕見病用藥。2020年1月17日,第二輪帶量採購正式談判。1月21日,中標結果正式對外公布,有32個品種談判成功。

相比第一批帶量採購,此次的規則有所變化,主要體現在從獨家中標拓展至6家企業中標。採購量與中標企業數量挂鉤,1、2、3、4家及以上首年約定採購量基數分別為50%、60%、70%、80%﹔1家企業中標採購期為1年,2、3家企業中標採購期為2年,4-6家企業中標採購期為3年。這意味著,4-6家企業中標后將在3年時間壟斷市場,採購期內其他非中標企業難以進入,或逐步退出市場,行業格局持續重塑。

從此次藥品降價幅度看,克林霉素降價幅度最大。人福藥業、科倫藥業等3家企業報價的降幅均超過90%。

促使“低價藥”復活

國家醫保局表示,復活低價,重回市場是促使集採藥品大幅度降價的原因之一。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集採中出現了不少低價藥。其中,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此次限價為0.1元,成都通德、華中藥業等9家藥企參與競爭,最終中選6家。該藥歷史數據顯示,有企業以0.02元/片的價格銷售,但是低價藥並未成為主流,而此次擬中選價格為0.03-0.07元/片。

除此之外,甲硝唑片,遠大醫藥的中標價為0.05元/片,四川科倫藥業的中標價為0.087元/片,也符合國家意義上“復活低價”的願望。

仿制藥價格大幅下降,原研藥更開出了全球最低價。其中,原研藥企拜耳的降糖藥阿卡波糖報價0.1807元,比規定的最高有效申報價低了近80%,福元和華東因為報價超過拜耳的1.8倍未能中選。

記者注意到,此前,由於價格低,利潤薄,低價藥曾多次曝出斷貨的消息,據試點辦、聯採辦負責人介紹,從歷史採購數據來看,部分生產成本不高、競爭充分的藥品原來價格水平就很低,但由於流通模式原因,低價藥反而難以打開市場,被高價藥“逆淘汰”,患者難以低價買到藥品。

此次擬中選的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均是類似情況。開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以后,通過帶量採購、確保使用,企業不再需要進行銷售公關,既有降低虛高藥價的作用,也有將一批低價藥“復活”后重新送到患者手中的功能,這也是回歸國際慣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據相關部門對一百多種常用藥的審計調查,藥品銷售價格平均為藥品生產成本的17-18倍左右,生產成本隻佔藥品價格中極低的比例。此次集中採購中選藥品價格大幅下降,擠出的是以往在流通領域長期存在的不合理水分,而不是生產成本,不影響藥品質量水平。

藥企銷售費用或大降

中信証券指出,雖然中長期看仿制藥行業利潤回歸到合理水平的趨勢不會改變,但市場對帶量採購帶來的降價風險已有充分預期,后續對於板塊的沖擊有望逐步減弱。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種被納入帶量採購,未來仿制藥企業的競爭核心將來自於研發及成本控制兩個方面,銷售能力將被逐步弱化,銷售費用預計會大幅降低。

國家集採還將加快推進。1月9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召開的座談會就透露,將大力推進國家帶量採購,促進集中帶量採購常態化。目標是將醫院採購金額由高到低排下來的前160多個品種作為未來集採的重點,計劃再推三年,再做5-6批。

醫藥專家史立臣指出,中國醫藥行業的政策市場,已經開始從重營銷向重原料和重視價格談判轉移,行業優勝劣汰集中化將加速。值得注意的是,藥品集中採購過程中獲得的成果、談判策略和談判規則,也有望利用到高值耗材領域的價格談判中,成為行業下一個新熱點。羊城晚報記者 陳澤雲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