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公園 讀懂成都人的“安逸”

2020年01月21日07:53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原標題:家門口的公園 讀懂成都人的“安逸”

江安河·錦城綠道

  作為一位在武侯區金花橋街道土生土長的居民,這幾年家門口的變化實在太大了,對65歲的張信元來說,這種變化卻格外幸福。“有綠道、有特色街區,現在又有這麼大的一個金江公園,難怪外地朋友都說成都確實是公園城市,他們好羨慕我們哦。”張信元口中的金江公園,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江安河東側,北至永康路,南至金島度假村,西至江安河,東至草金路。這個規劃總面積約52公頃,預計投資1.5億元的公園,是代表城市街區型公園城市示范區,也將直接惠及周邊3個社區,6000余名常住居民。

  A

  保留原生樹木 就是留住鄉愁記憶

  1月17日吃過早飯,吳元淑就在微信上召喚姐妹楊麗和“舞伴”老劉到離家不到500米的金江公園集合:“今天天氣不錯,走去跳舞撒。”半個小時后,三個人伴著音樂,開始切磋起舞技來。不一會兒還吸引了不少在這裡休閑的居民觀看。“旁邊就是草坪,還有江安河水流過,在這裡跳舞,很多人都羨慕我們居住環境好啊。”吳元淑笑言。

  作為居住在這裡40多年的老居民,對吳元淑而言,走進新建的金江公園,她最親近的還是這條河水。沿著石梯一直往低處走,就可以踏上了位置最低的親水步道。由於當下是枯水期,河水水位不高,在這個供市民親水、玩水的平台上,一大片親水植物正迎風招展。公園在水岸邊,還設置了草階劇場,充分利用生態河堤高差,打造成一個戶外的濱河小劇場,在提供開闊的陽光大草坪、親水平台的同時,還在此處設置了台地式淺草溝,雨水花園以及地埋式初雨在線調蓄設施,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實踐點。

  更讓吳元淑感慨的是,河岸的多處川西特色風格的民居並沒有拆掉,而是很好地保留了下來。原來,在整個金江公園的打造中,圍繞著川西民居風格,在改造方式上進行了不少創新,包括保護文脈、外立面改造和室內建筑燈光裝飾,讓公園既保留住特有的歷史文化,又增添了新的時尚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包含金江公園在內的整個宜居水岸的建設,在設計之初就專門將當地原生的榕樹、水杉等本底樹木做了標記,設計師再根據其位置,形態等,進行整理考量打造,才有了現在金江公園內形態各異,又留有當初回憶的樹木群。對公園內樹齡近150年的皂莢樹進行了有效保護,為原住民留下熟悉的鄉愁記憶。“整個公園項目一期,就保留了幾千棵原生樹木,一些上百年的古樹上還有二維碼,用手機掃描,就會出現這棵樹的簡介。”武侯區公園城市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一個公園要讓人們喜歡,不能只是單純好看,裡面的水、土、空氣這些也要好才行,人在裡面,能夠放鬆休閑,呼吸新鮮空氣,這樣才是美麗宜居。”武侯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金江公園街區型公園城市示范區之初,該區就把生態河流、自然河流、文化河流的價值考慮進去,通過“引水進城、引水入園、引水上街”,滿足大眾對親水、觀水、濱水的不同需求,努力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質。

  如今,河水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在確保實現水系、道路、綠化“三通”的基礎上,金江公園重在提升濱水區域城市品質、河道防洪標准、水系調蓄能力,恢復了河流生態功能,公園規劃總面積約52公頃。

  B

  “阿基米德取水器” 創造消費新場景

  在綠道上散步,在公園內休閑的同時,街區內互動式的水景設施——阿基米德取水器,也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打卡。“加油踩,它真的出水了!”伴隨著旁邊小伙伴的加油聲,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坐在一個圓弧形的裝置上,像蹬自行車一樣,踩動下方的踏板。伴隨著他的踩動,裝置前方的地面上,突然噴出兩股水流。

  這裡,就是金江公園一個特殊的休閑裝置,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戲水並學習的地方,也是大家口中俗稱的“阿基米德取水器”,大人與小朋友可以通過踩動踏板,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親身體驗歷史上最早的水泵裝置帶來的無限樂趣。在戲水的同時,父母還能教孩子科學知識,寓教於樂,孩子手腦並用,感受水的特性與學習古人的智慧。

  “金江公園街區型公園城市示范區打造過程中,我們運用城市更新、生態修復理念,引水成池,筑土為山,設計下凹式綠地,植入了文創體驗、觀光休憩、健身游樂等新業態,營造了新的消費場景和生活場景。”據武侯區公園城市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示范區河道生態修復段約2.5公裡,通過豎向空間的巧妙處理,形成階梯花境、下凹式濕地、旱噴樂園等亮點景觀,催生了蜀宮琴台、梧桐書屋等新業態、新場景,為市民提供了健身、休閑、娛樂及社區活動空間。

  同時,實施公園化聚人。比如明珠灣,它以互動體驗為核心, 設計了階梯花境等亮點景觀及阿基米德取水器、攀爬牆等游樂設施。並且,在金江公園內共設置休憩驛站3處,植入了新零售消費場景。其中,二號驛站由原中成混凝土公司辦公大樓改建而成,為游客提供便民服務。

  與此同時,公園還保留了老水塔原有風貌,擬利用先進的激光光影技術和動態數字影像技術,產生具有高度真實感、立體感、空間感的三維特效,營造生動震撼的視覺盛宴。

  生態價值的提升,催生了“新業態”“新場景”。金江公園街區型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結合綠道聯通工程,有機串聯了天府芙蓉園、水韻天府、濃園國際藝術村等景區景點,促進了全域旅游。

  同時,通過已植入的蜀宮琴台、江安草堂等新業態和正在建設的金島度假村、特色民宿、梧桐書屋、雙鳳TOD 等項目,勢必吸附更多的企業和人才在此聚集。

  C

  公園“變身”家園

  服務6000常住人口

  隨著成都加快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武侯區不斷探索公園式社區建設。將“公園”建設成為“家園”的理念,栽種親民化的樹木花草,既符合成都氣候、彰顯武侯特質,又杜絕鋪張浪費,真正將公園打造成武侯人民的溫馨家園。金江公園地跨永康、雙鳳和陸壩3個社區,服務常住人口6000余人。示范區建設運用了城市更新、生態修復理念,實現了水系、道路、綠化“三通”,打造了城市“慢行系統”,融入了武侯區獨特的文化、歷史和景觀特色,植入了文創體驗、時尚購物、觀光休憩、健身游樂等新業態。

  對運營模式,也進行了創新——武侯區將金江公園街區型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與“宜居水岸”項目建設統籌結合、一體推進。“宜居水岸”項目是成都市中心城區首個入財政部PPP信息庫項目,實施周期為“2+13”(2年建設期和13年運營期),採用“建設-運營-移交”模式,形成河道管護政府投入與水生態建設社會注資的互補共建格局。

  公園以生態化來筑景,河道生態修復段約2.5公裡,實施“宜居水岸”工程,開展江安河河道生態修復,將條石壘砌硬質河堤改造降低成親水性河堤(目前已改造河堤2080米),提高水體自淨能力。優化市政設施建設,實施區域雨污分流,埋設截污干管1.5公裡,江安河武侯段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准。同時,武侯區以河湖長制為核心、集“水、田、湖、河、城”治理為一體打造智慧管理體系,有效統籌全區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董馨 攝影記者 張直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