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為照顧生病母親 棄百萬年薪到農村種梨

2020年01月09日09:29  來源:華商報
 
原標題:棄百萬年薪到農村種梨

  專訪人物

  段旭旭:女,1988年8月生,安徽淮北市人,英國利物浦大學金融碩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讀博士。

  專訪背景

  母親生病,她辭掉百萬年薪的工作,與母親來到安徽農村承包2000多畝梨園。幾年來,母親的病康復了,她的事業也蒸蒸日上。在近日落幕的2019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博鰲峰會上獲得了“大業農心·先峰人物”獎。1月7日下午,華商報記者對段旭旭進行了專訪。

  談轉行

  辭去百萬年薪守護母親

  華商報:很多讀者不了解“大業農心·先峰人物”是個什麼獎,有什麼分量,對你意味著什麼?

  段旭旭:2019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博鰲峰會由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等單位主辦,主辦單位從全國遴選出70位對農業做出較大貢獻的新老農人,授予“大業農心·先鋒人物”。能獲此殊榮,對我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華商報:海歸、金融碩士、中科大在讀博士、年薪百萬,這些標簽個個熠熠生輝,隨便拿出一個,都很難與“新農人”聯系在一起。

  段旭旭:確實是這樣,做農業對於我來說,確實是一種偶然。按照正常的發展路徑,我們家沒有農業這方面的基因。我的父母是商人,我從小接受的教育及自己的職業規劃,都是往金融方面走,這也是我從小對金融資產增值、保值感興趣的原因。

  華商報:小時候沒有這樣的人生規劃吧?

  段旭旭:是的,爸爸媽媽是第一代下海人,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耳濡目染,我從小對商業話題比較敏感,對錢如何生錢很感興趣。從小學開始,我的壓歲錢都是自己管理,大學、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方向都偏金融管理類。

  我從小學習就很用功,很多人稱我學霸,其實算不上,只是我從小比較獨立,人生規劃、職業規劃比較清晰而已。在成都上大學期間,我用三年的時間修完了四年的本科課程。2012年,我拿到了英國利物浦大學的金融碩士文憑,回國后在合肥一家國企工作。2013年,我考上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金融博士,辭去了國企的工作,成為了私募基金聯合創始人,在上海拿著百萬年薪。

  華商報:放棄百萬年薪,純粹是為了母親的病情?

  段旭旭:是的。2013年年底,媽媽在一次例行體檢中查出肺部陰影,后來診斷為惡性腫瘤早期。2014年2月底,媽媽的手術很順利,但醫生告訴我們,仍有5年的危險期。在此期間,一定要好好調養。我們問了很多醫生和病友,都說吃梨對媽媽的肺有好處。

  與此同時,經過這場手術,媽媽萌生了脫離商海回歸田園的想法,想做一些對身體、對健康有意義的事情。安徽碭山素有“酥梨之鄉”的美譽,距淮北也不遠,小時候,媽媽經常帶我去碭山看梨花、摘酥梨,留下了深刻印象。就這樣,為了吃上高品質的梨子,也為了媽媽調養身體,2015年底,媽媽在碭山承包了2000多畝梨園。沒想到,媽媽這一代人和互聯網時代是斷層的,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加之身體和年齡的原因,媽媽承包梨園第二年就經歷了梨子滯銷問題。看著心急如焚的媽媽,我心裡很難過。媽媽尚在恢復期,不能再倒下,在這種情況下,我決定辭職到碭山照顧媽媽,幫她經營梨園。

  華商報:做出這個決定后,親朋好友是什麼意見?

  段旭旭:為了陪伴媽媽,2017年初,我決定辭職。當時身邊絕大多數人都不理解,很多人勸我要三思而行,因為女孩子做農業會比一般人更辛苦。一些朋友建議我將媽媽接到大城市,但我相信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我知道我這樣做是為了什麼。媽媽最初也不同意,因為她不想女兒犧牲自己的美好前程。但當我堅決表明心意,媽媽也就不再堅持。

  談創業

  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沖動

  華商報:創業初期順利嗎,遭遇了哪些瓶頸和困難?

  段旭旭:沒有什麼事情是一帆風順的,我剛開始做農業時可以說一竅不通。也正因為如此,2017年全年,我都在學習,幾乎每天都在果園度過。春天,學習了解梨花受粉的知識和特點﹔夏天,和技術人員冒著近40℃的高溫在梨園給梨樹施有機綠肥,戴著草帽和農民一起到果園鋤草﹔秋天,穿著脫鞋在果園穿梭,了解每棵果樹的習性和挂果特點﹔冬天,冒著寒冷到果農家走訪調研。為了提高種植技術,我還到日本考察現代農業發展情況。

  自然災害是農業最大的天敵,不可避免會遇到。2018年,梨花受粉期間,碭山梨園普遍受到冷空氣侵襲,花苞被凍死不少。真是禍不單行,當年果實成熟期間,又遭遇了一場台風,眼看著黃橙橙的梨子被刮得掉落一地,真的讓人欲哭無淚。當年的果子因此減產六七成,讓人深刻感受農業的不易。

  比自然災害更難讓人難受的是,部分果農對我們的有機栽培方法和有機認証管理模式不理解,有些果農認為我們用豆餅和麻子餅給果樹施肥是大款,是在燒錢,面對不解和諷刺,我們沒有退縮,而是耐心地給果農講道理,最終果農們接受了我們的做法。

  華商報:現在企業情況怎麼樣?

  段旭旭:生產實踐中,我們發現僅靠銷售果子,企業很難做大做強,必須延長產業鏈,深挖產品的附加值,走深加工的道路。針對酥梨不易儲存、不易長距離運輸的特點,在堅持有機種植的基礎上,2017年,我們在碭山建設了一家現代化的梨膏生產廠,並與國內幾家藥企合作,供應品質梨膏,產值由當初的幾百萬元增長到2019年的四五千萬元。

  華商報:你認為創業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段旭旭:年輕人勇於創業是好事,但創業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調研和准備工作,一定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沖動。一旦選擇走這條路,並確定了目標,就要堅持下去。另外,年輕人創業,一定要學會擁抱互聯網,因為傳統的模式已經非常低效,互聯網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和互聯網接軌,創業會插上騰飛的翅膀。最后,在互聯網時代,創業要取得成功,創業者必須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更新能力和抗壓能力。

  談愛情

  有你的余生很甜

  華商報:承包梨園,不僅讓你收獲了事業,更收獲了愛情?

  段旭旭:是的,梨膏事業對我是一份“甜蜜”的事業。(笑)2019年,母親順利度過了危險期,這5年來,我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相處,守在母親身邊,讓她的內心有更多的安全感。另外,在梨膏創業中遇到了我的先生。

  我先生是東北人,是做社交電商平台的,我是在出門創業和推廣產品的路上遇見的他。我先生從大學開始創業,輾轉東北、青島、長沙等地,積累了豐富的電商創業經驗,是小有名氣的互聯網營銷高手。2019年4月的一天,我先生從媒體上看到我的相關報道,當時他覺得我很了不起,專門飛到安徽了解我們的梨膏。交往過程中,我們發現雙方有著共同的話題,一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就連生活方式也很接近——他也非常自律,習慣早起,喜歡健身、閱讀。慢慢地,我們就走到了一起,並於2019年底結婚。

  華商報:你們的愛情故事極具傳奇性,簡直就是影視劇中的橋斷。

  段旭旭:對,我覺得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我們認識之前,都不相信有這麼神奇的緣份存在。我和先生結婚當天,先生對我深情表白:“在認識你之前,我從來沒有感覺緣分兩個字有那麼的神聖又神奇。神奇到可以無視2000公裡的距離,神奇到可以讓我打敗無數追求你的人,神奇到讓我覺得之前的人生經歷好像都是為遇到你在做准備。好像哪怕錯過一絲一毫都不可能有今天的在一起!而我也在朋友圈回應:凡哥,這是你的結婚誓言,每一字每一句我都記在心裡。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原來真的存在。遇見對的人,不用“刻意”辛苦,不用“刻意”加油,不用“刻意”努力,彼此之間就可以相處的很舒適。謝謝你讓我可以不再“刻意”,真實的做自己。晚點遇到你,余生都是你,有你的余生很甜。

  談未來

  做深做大做強

  華商報:如何看待成功?

  段旭旭:成功真的談不上,我也不敢以成功者自居。在我看來,成功是一種進行時,而不是一種完成時。我的微信朋友圈有這樣一句話:一味沉湎於過去是毫無意義的,一直看著后視鏡是很危險的……開車的時候必須專心地看著前進的方向。已經走過的路,隻要時不時地回顧一下就可以了。

  華商報:有網友笑稱,你將智慧、美貌、財富、傳奇完美集於一身,一般人夢想擁有的,你都擁有了,簡直就是人生大贏家。

  段旭旭:這個實在不敢當,樣貌是父母給的,財富是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創造的。隨著社會對女性創業包容度的提高,隻要肯努力,每個女性都可以讓自己又忙又美。

  華商報:夢想是什麼,未來有什麼計劃?

  段旭旭:我原來選擇做農業,是為小家在做,真正做了之后,我才深刻感受到,他人吃到了自己健康的果子,健康的梨膏,自己做的事情是實實在在有價值的。我不認為做農業三五年就可以完成,相反,這是需要一代人、兩代人,甚至更多代的人共同努力,才能把傳統的農業理念更新過來。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把我們的事業做深做大做強。另外,我希望未來可以平衡事業和家庭的關系,這對女性創業者是一種非常高的要求。 華商報記者 陳有謀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