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開罵“討債”?女子被判道歉還得賠錢

2020年01月07日09:39  來源:信息時報
 
原標題:朋友圈開罵“討債”?被判道歉還得賠錢

  好心借錢給同事,到了還錢時卻起了糾紛,羅女士一氣之下連續多天發朋友圈“聲討”同事,結果卻被同事告上了法庭。近日,廣州互聯網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羅女士不僅要道歉,還要賠錢。

  朋友圈罵同事借錢不還被告

  羅女士稱,她和車某(男)原是同事關系,因車某急需用錢,她於是出手相助,雙方口頭協商五天內歸還,但到期后車某卻不歸還借款。經過多次電話、微信溝通,車某才歸還一部分。在這之后,車某沒有繼續還款,羅女士便開始發朋友圈“吐槽”,痛斥對方。

  法院審理認定,2019年3月開始,羅女士數次在微信群、朋友圈發布涉及車某的圖片、文字、身份信息等內容,直指對方“忘恩負義、狼心狗肺”“招搖撞騙”“人如其名,我不得不承認你天生就是一個人渣”等,且還在車某的朋友圈留言開罵。

  二人矛盾激化,車某因此訴至廣州互聯網法院,要求對方賠禮道歉,賠償損失。車某稱,羅女士的行為對自己從事的網絡事業及現實生活,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和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2019年1月26日開始,車某停止歸還借款,我逼於無奈才發自己的朋友圈發泄,沒叫他人幫忙轉發。”羅女士感到很冤枉,堅稱自己發的都是事實,沒有虛假。

  借款被“轉讓”致產生糾紛

  法院審理認定,雙方同事期間,羅女士曾借給車某5萬元,后車某陸續償還部分借款。另據了解,車某曾是廣州某公司股東,后退出該公司。

  法院查明,2019年3月13日,雙方就剩余未還借款補簽《借條》一份,確認車某借羅女士24000元,分期還款。3月21日,車某又與案外人劉某簽訂《協議》,雙方在協議中將車某借羅女士的24000元用於抵扣劉某公司應向車某支付的款項﹔車某將某公司股權等過戶給其他股東。3月24日,某公司作出通告,聲明對車某作出開除處理。

  車某后與羅女士就應由車某還是由劉某向羅女士支付24000元發生爭議,車某未向羅女士支付24000元。案件審理期間,車某與案外人劉某正在通過訴訟解決相關糾紛。

  侵犯原告隱私權和名譽權

  法院審理認為,隱私是指具有私密性的私人空間、私人活動和私人信息等。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車某的身份証圖片、手機號碼、肖像中能單獨或通過組合的方式識別出其本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車某的姓名、肖像、出生日期、身份証件號碼、住址等,屬於車某的個人信息。羅女士未經車某同意,在微信群中公開車某的個人信息,侵害了車某的隱私權。法院指出,即便羅女士有追討欠款的需要,也可通過訴訟等合法途徑主張權利,而不應通過擅自公布車某個人信息的方式來維權。

  其次,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羅女士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描述車某“家族破裂”“婚姻失敗3次”“經常家暴”“到處借高利貸”“招搖撞騙”等等,但未能提供証據予以証明,法院認定羅女士上述描述構成誹謗。

  羅女士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描述車某“人渣”“腦殘”等等,上述詞匯含有貶低車某人格的含義,且已超過必要評論程度,法院認定羅女士上述描述構成侮辱。羅女士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發布上述意見,已構成對車某名譽權的侵害。

  法院於是判決,羅女士在朋友圈刪除相關內容,連續三天在朋友圈上向車某發表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的聲明,聲明發布時間不得少於30天(允許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圍不得少於最近一個月,誰可以看范圍設置為公開,不得設置不讓他(她)看朋友圈和視頻動態人員)。另酌定羅女士賠償車某精神損害撫慰金8000元。

  法條鏈接

  《合同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記者 何小敏)

(責編:章華維、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