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人期待70多年 萬佛塔重立八婺大地

2020年01月03日09:21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金華人期待70多年 萬佛塔重立八婺大地

萬佛塔曾經是金華城的象征,是三江六岸上的一顆明珠。20世紀40年代在戰火中被拆除,成了金華人心中的痛。

70多年過去了,不少金華人都在期待萬佛塔重建的那一天。

2014年8月底,萬佛塔復建項目動工以來,金華人都在數著日子,萬佛塔什麼時候能建好?前天,錢報記者從金華市婺州古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得到了一個好消息:萬佛塔重開了。

重量級設計團隊操刀

再現昔日“萬佛”盛況

萬佛塔雕飾華麗,譽滿東南,歷來被譽為“浙江第一塔”,它矗立婺江北岸已近千年,見証了八婺大地的風華與滄桑,是高聳在金華百姓心頭的城市桅杆,充分展示了金華府“氣壓江城十四州”的雄偉氣勢。

2014年,萬佛塔復建工程啟動后,項目方專門赴京,請到中國古建泰斗梁思成的關門弟子、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郭黛姮親自操刀設計,著名的杭州雷峰塔重建工程正是由郭黛姮擔任總設計師。

復建的萬佛塔高99.99米,全塔設計布局3700多塊佛像磚雕,以及7000多個佛龕,以再現昔日“萬佛”之盛況。塔身為外九層內八層的六邊飛檐造型,主體為鋼混結構,採用了藻井、月梁、壁雕等宋式建筑造型元素。

萬佛塔塔剎部分由剎座、寶頂、傘蓋、相輪組成,形態也是參考了各地宋塔和萬佛塔地宮出土文物。

為使萬佛塔內部裝飾成為其點睛之筆,2018年,金華市城投集團邀請到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創建人及學術帶頭人張綺曼為萬佛塔內部裝飾操刀。北京人民大會堂國賓廳、毛主席紀念堂、民族文化宮、北京飯店、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大型室內設計項目,均出自張綺曼之手。

萬佛塔內部裝飾中,採用了不少傳統建筑的絕藝絕技,比如浮雕壁畫運用的銅鏨刻工藝,距今已有3000余年歷史。

撞鐘祈福

一覽全城美景

據了解,萬佛塔內部1~13層設有小型電梯和兩路步行樓梯,15、16層安裝祈福大鐘,最高一層為17層。

萬佛塔地宮總面積1900多平方米,用於文物精品、復制品等的集中陳列展示,講述古城的文化傳承和萬佛塔的前世今生。整體格局呈3個圍圓形態。地宮外圈的雕刻中,可以看到諸多的金華元素。如十八羅漢木雕就是出自東陽籍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陸光正之手,創作參考蘭溪籍唐末五代著名畫僧、詩僧貫休所創作的《十六羅漢圖》。

伎樂天銅雕中還出現了八詠樓、尖峰山、萬佛塔、金華佛手等金華地標和元素。

地宮頂部的飛天女神,由敦煌藝術院的老師現場手繪而成,形態非常逼真。

參觀完地宮和一層后,可乘電梯前往萬佛塔15層祈福撞鐘。這裡也是金華城絕佳的觀景制高點,可以360度俯瞰全城美景。

而15層的鎮塔之鐘,為青銅鑄造,總重11.8噸,鐘高3.6米,鐘底裙邊最大直徑2.2米,鐘面主體刻有銘文和《心經》。為了在塔的頂部吊裝這口大鐘,項目方專門請來了專業的超高大吊機,臨時增設高空導軌,橫躺著才將大鐘送入15層塔身內部。

不過,這一次開放,僅限萬佛塔地宮及一層。想參觀的市民,可以關注“婺州文旅”微信公眾號,每日可線上預約,上限200人,分時間段預約。

萬佛塔地宮裡的寶貝

萬佛塔自古以來就是金華的驕傲,在歷史上,排在南京大報恩寺塔之后,古稱“江南第二塔”。

在參觀萬佛塔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萬佛塔的故事。

這座塔始建於宋嘉佑七年(即1062年),因每塊磚頭上都雕有佛像,俗稱“萬佛塔”。在清道光年間加蓋到13層,能俯瞰整個金華城,可算是當地標志性建筑。

抗戰時,萬佛塔不幸毀於戰火。

到了1956年12月31日,解放軍駐金華某部要在塔的原址上建醫院,整修場地時,一名士兵突然發現地下有石頭地宮。

部隊馬上停止施工,將這個發現層層上報給上級政府。省文物局的專家連夜趕到金華。

1957年1月1日下午1點,萬佛塔地宮挖掘工作開始,一直到1月2日中午12點,大家不眠不休。

在用鋤頭挖開了地宮上方1.3米的硬土之后,施工人員看到了有一個小洞的石蓋。吊走石蓋之后,1.5×1.7米見方的地宮就呈現在人們眼前。石坑分兩個部分,一邊是一隻放在石座上的鐵箱,一邊是一尊石經幢,鐵箱裡面放著精美的幾件文物,鎏金觀音像就在鐵箱裡。鐵箱邊上還放著一個箱蓋,石經幢旁也擺放著密密麻麻一百多件文物。

因為當時金華還沒有博物館和保存能力,這些文物做了簡短展出,和金華百姓匆匆打了個照面之后,就被送到杭州,其中最珍貴的一件“五代鎏金觀音銅造像”還被送到北京,如今不僅是國家一級文物,更是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最精美的觀音造像。記者 朱麗珍 通訊員 仇俊卿 文/攝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